去江阴的几天里总是阴雨绵绵,连带着人的心情也沉重而伤感起来。原以为是深秋时节惹人愁,一天半的江阴生活,才让我明白,那秋雨正是苍天大地为江阴、为华夏悲泣的眼泪。 宾馆房间的窗户,正对着一座残塔。在我不知道它的来由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倒抽一口冷气,不想看它第二眼。直到叮叮告诉我,那就是江阴最后的保护神——兴国塔的时候,我才明白,我不是不想看,而是不忍看。 上次去南京回来,我逢人便讲:不到南京,我不曾深切体会到我们祖先的伟大;不到南京,我不曾深切体会到身为一名炎黄子孙的自豪。那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足以令后人叹为观止、可望而不可及。而这次从江阴回来,我逢人便讲:不去江阴,根本无法深切感受历史曾经沉重到如何地步;不去江阴,根本无法深切感受身为一名华夏族人有多值得骄傲。 八十一天,妇孺皆兵。十万老幼以残喘之力斩杀清兵七万余人,其中亲王三人、大将若干。最后江阴虽然因百姓精尽粮绝而沦陷,却也无一人投降。哪怕是妓 女和囚犯,全都殉国而亡!只有最后的五十三人,躲进兴国塔中,江阴的精神与血脉方才得以延续。 江阴的同胞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当年的故事。这些故事虽小,但曲曲惊天动地;其中人物虽微,但个个伟岸英武! 一位走街串巷卖吃食的汉家小贩用一把铜勺打死清兵十余人! 汉家老人们带着火药假降,炸死清兵无数,只留下这一句话:“我们年纪大了,不能打仗,但也能出点力的!” 清兵要闵公应元跪下,他宁死不屈。清兵残忍地挖去他的膝盖骨,也不能令他屈服。最后他是直挺挺地倒下去的。真真是“宁可站着死,不肯跪着活”! 现在江阴的虹河,以前叫“红河”。就是当年江阴城中血流成河的真实写照! …… 有朋友说,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里,都葬着我们的同胞!我相信,因为我听到了他们的叹息。 我还听说,日军侵华的时候路过江阴都不敢强攻,只因为惧怕江阴人的铮铮铁骨。 可以说,是那一代江阴人的民族气节,使得两百年后,他们的子孙和家园相对周边城市而言避免了又一次的灾难;江阴今天的富庶,也与祖先当年不屈不挠的品性息息相关。简而言之:是江阴人的祖先庇荫着这一方土地。 而纵观我们整个华夏,有多少志士仁人?因为他们的德行和远见,使得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来多次亡国却从不灭种!即便只存星星之火,亦能成就燎原之势! 祭祀前一天晚上,我们去了江阴的步行街。在街口不远的广场上,有一群铜像。在满目的旗装雕塑中,我看到了一位傲然而立的长者。他汉服束发,衣袂飘飘。虽然其表现出来的衣着纹样比不上其他几位地主官员富贵华丽,但其卓尔不群的品性、仙风道骨的气质,足以令他傲立于此!我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容,不知道为什么,有流泪的冲动。为他,也为我们的民族。 旁边的中山广场里,展示着清时江苏学政府的成果。一个省级的学府,怎么设在这样一个小县城?这让我很疑惑。后来我才知道。满清前三朝,江阴没有一个读书人去考功名,当权者震惊之下才把一个住着二品官员的学府迁到这个最多只有七品县官的小县城来。这样的展示也真是“煞费苦心”,因为它变相地揭示着了这一段血 腥的历史。 祭祀的时候,仍然阴雨不断。但同胞们庄严地正坐在雨地里,虔诚地祭拜着江阴的英灵们,没有丝毫抱怨。说实话,比起当年江阴百姓遭受的苦难而言,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焚烧祭文的时候,吹起了一阵清风。我看着随风扬起的纸灰,默默感谢清风相助,将我们的哀思与誓言传递给了青天之上因奋战殉国的同胞们。我想,他们应该很欣慰吧?他们的血泪总算没有白流。 我们不敢说自己在民族复兴之路上有多少的对和错,但最起码,这份存心是对得起列祖列宗的! 中午的聚餐,好些汉家儿女相拥而泣。不光是为了奋斗中的委屈,更多的是为了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叮叮拥着我哭着问:“为什么大家知道‘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就不知道江阴的八十一天?为什么现在甚至连提起‘嘉定三屠’、‘扬州十日’都成了别有用心、破坏民族团结了呢?……”这么多的为什么,我也无语。我只能说:“我们的祖先会为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骄傲的!天地会护佑华夏的,我们的列祖列宗会守护他们的子孙的!” 是的,一位同胞在残损的兴国塔下的话语代表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心声:“等我死之时,我可以不需要像两百年来的汉人们一样用一张纸来遮挡脸面,我不会为无颜面见祖先而羞耻,我可以堂堂正正地拜见我的列祖列宗!” 原来,我们的心愿只是这么简单,只是为了可以无愧于先人后代,只是为了身为汉人的心安理得! 本来,我们就是这么简单! 兴国塔可以为证! 哎!好一场大雨啊! 天泣、人泣、神鬼泣! 同泣我江阴,同泣我华夏! 江阴人的先祖当年的倾城流血,就是为了子孙不再流血;而我们今天的流泪,就是为了后世子孙不再流泪。 离开江阴的时候,秋雨依然。 但于我而言,却已改变了心境。 或许是天地动容普降甘霖,替我们清洗征程;或许是我看到我们付出的点滴就如这纤细无声的雨丝一样,早已浸润世人心田。 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