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时隔整整30天的时间,南京审计学院的王茜再次打开手机,正对着久违的开机画面“百转千回”,然后手机像抽风一样震动起来——足足128条未读短信。一个多月以前,大三的她在学校的官方微信上看到了一条特殊的“志愿者征集令”:“据调查,年轻人平均刷屏时间为6分钟一次。手机似乎成了我们挂在身边的一个器官……有没有想过,作为数字原住人的你,做一回数字难民,体验一回一个月不用手机的生活?”似乎“瞬间被击中”,王茜虽然心里没底,还是忍不住想要试一下。2 F4 F8 y; \4 W* {% q
12月1日,她发布了最后一条微信,留下了指定联系人的电话、电子邮箱和通讯地址,和其他8位志愿者一起,上交并封存了自己的手机和IPAD,开始度过一个月没有手机的“原住人生活”。
- C4 ?+ J) A* C: Q6 C. q" u“专心地听秒针‘滴答滴答’地走动,突然觉得,20岁的青春,一分一秒都值得珍惜” 王茜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早睡早起、好好学习”。离开手机的前三天,她都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周四,一天没课,也刚刚结束了BEC的考试,看了一天书,开始觉得各种“空虚寂寞冷”:“没有手机的日子简直不能活!” 相较于王茜而言,志愿者潘潇(化名)自称“手机狂魔”,走路、吃饭、睡觉时间几乎全部被手机和Ipad占据。“我想问自己,没有手机真的活不下去吗?我要找寻真实的自己,发现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 以前,潘潇在宿舍时总是喜欢一个人玩手机,或者戴着耳机上网,现在,摸摸口袋,空的。他前所未有地展开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攻势:“那个无聊、焦躁啊,就想逮个人来说说话,舍友都嫌我婆婆妈妈的,说你赶紧去把手机要回来吧!” 但至少,潘潇那些想着“刷半个小时手机再睡吧”结果一刷就是两个半小时的日子不在了,现在每晚入睡,都少了一张黑暗中被手机屏幕照亮的脸。而因为这种“话唠”,因为总是能聊出莫名其妙东西的“碎碎念”,潘晓觉得,宿舍关系多少还是更亲密了些。 而对另一位参与者朱德春而言,希望收获的则是“克制”。“我们常常想要表达自己、想与世界沟通,却很少与自己沟通;我们想学会爱他人,却不懂真正爱自己。” 活动开始前,朱德春把课程表和主要联系人的电话号码都抄了下来,还去买了个小闹钟。此前,她每天要定五个手机闹钟,每隔十分钟响一次,每个闹铃都设了不同的话,比如“懒猪快起床”、“拖延症去死”、“一天之计在于晨”…… 而现在,闹钟的声音很简单,就是“滴滴滴滴滴”,“可是我一遍就能起床——每天晚上我安静地躺下,专心地听秒针‘滴答滴答’地走动,突然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我这20岁的青春,一分一秒都值得珍惜。”
, v& u0 r: v6 e: {' C9 [最珍贵的是“静”的心态 朱德春选择以阅读的方式与“孤独”共处。她此前喜欢看畅销书,而且看得极快,有时候在书店呆一下午,能“扫”三四本书。“有时候可能会觉得是一种谈资吧。”朱德春说,可是更多时候像是一种观点的复制,没有自己真正的思想和评论。 “这几个星期,可能不止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更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她现在在看的是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其实我也看不太懂,可是我愿意静下心来读。再去背单词,会觉得心很静,不再强求今天一定要背多少个单词,就慢慢看,也挺好。” 王茜会剪纸,去年闺蜜过生日,本来想送她一副剪纸,可是这事儿“拖着拖着就忘了”。今年又到闺蜜生日,周末,王茜花了整整四个半小时,心无旁骛地为自己的好朋友“剪”了一份祝福。“朋友特别感动。这四个半小时,我居然都没有开小差,现在想想,也挺为自己骄傲。” 陈秋慧在自己“一个月不用手机”的日记中记下了和王茜类似的心态:“把被刷手机分割掉的细碎时间整合起来,投入一件事的热情可以达到空前的高涨。即使很早就知道了专心的魄力,却不知道当自己专心其中之时是那么欢愉,仿佛特别对得起自己,终不辜负自己的这些时间。”
5 V z. [, y% k/ j' | E4 e* z兜里没了手机,心里却有了牵挂 参加活动之前,王茜最大的顾虑是通联问题。后来想想,“想找到你的人无论去用什么方法都会找到你。” 她本没有和父母定期联系的习惯,可是现在却因为怕父母“联系不上会担心”,她常借同学的手机,每周固定给父母打几个电话。而且现在,每一个舍友的电话号码她都记得。 “你的QQ、微信上可能有几百人,但是通讯录里的电话号码就相对少一些,而能够知道你确切的通讯地址的人就更珍贵了。”朱德春说,没了手机,好像随时处于“失联”的边缘,总有一些关系摇摇欲坠。 “可是如果我知道你家,知道你在哪所学校,我就可以去找你。”她记得自己的高中同学,可以花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骑着自行车到另一个同学家玩,“多好。” 在组织者的倡议下,9位志愿者都重新提起笔,除了写一本日记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还可以为“牵挂的人”写一封信。 这信,多数是写给了父母,大多数人,还写了一封给自己的发小、闺蜜。也是在这个时候,潘潇才发现,煽情的“煽”他都得用拼音代了。但重新回归手写的感觉还是很好,他一口气写了7页纸,“根本停不下来”。 朱德春的另一封信,则写给了校长晏维龙,足足11页信纸中,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表达了自己在“沉静”中对于读书、对于“优秀”、对于校园风气、对于师生互动等的思考。 , f( o& ^) Y0 g X& M; i
一旦成了“局外人”,好像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当时的状态 秦婧有一天在食堂专心地吃着一笼小笼包——没有手机之后,她做很多事情都“不得不”更加专心起来。旁边桌上是俩同学,正在刷手机没看到她,走的时候,秦婧打招呼“我先走了哦”,俩人都没听到。这时她突然觉得,一旦成了“局外人”,回过头来看,好像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当时的状态。 她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身边的人和真切的生活,走进了平时被忽略的“世界”里。有一次,她在一间空自习室遇见一位保洁阿姨,“空荡荡的大教室里只有两个人,突然觉得有些尴尬。”看着阿姨一排排卫生打扫下来,久不与陌生人对话的她,忍不住搭起讪来,“阿姨很惊讶,然后边忙边和我聊起她工作的点点滴滴,大概是因为主动走近了别人的世界,了解到很多原本不知道的东西,我心里一整天都被一种暖暖的情绪包裹着。” 参加英语四级考试,作文题目是“印象最深的校园活动”,秦婧毫不犹豫地写下了:One month without mobile phone…… . c/ i1 u9 k+ ^3 u, ]( u# v4 L
最重要的是要寻找一种和手机相处的方式 没有手机,当然也会有不方便的时候。搞错星期几、错过活动安排、坐错车找不到路、约了人又被“放鸽子”、想找人记不得电话号码……在志愿者李斌看来,现在这个校门口小巷子里买臭豆腐都可以刷支付宝的年代,没有手机真不行。 30天期限一到,潘潇拿到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机发了一条微信:“手机终于回来了,哈哈哈哈……”回想起来,潘潇觉得“想要发现真实的自己”的这个初衷也许太洋气,不过,他更觉得,“离开手机的这一个月,至少给了我机会,去发现更好的世界。” “我们活动的初衷,也并不是为了让每一个人与手机绝缘,只是希望通过这一个月的体验,让大家找到最适合的和手机相处的方式。”活动的组织者表示。 据了解,“一个月不用手机”的活动是由校长晏维龙提起倡议的。“我们的生活被很多看似有用实质无用的‘垃圾软件’占满,看似我们在掌握,但实质却被它们消耗、占据甚至绑架。”晏维龙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卸载’,勇于挑战自己,勇于放弃你依赖、心爱的东西,能够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自我与外界的关系。20年后再回头看,这也许会是他们大学生活中非常有意义的的一件事情。”
/ i6 i" t& H4 M9 c8 W7 r 8 _( n+ g, K& J, X! [* j
|